畢業(yè)論文“致謝”走紅后返鄉(xiāng)支教的四川涼山小伙蘇正民,近日帶著家鄉(xiāng)5名學生重返武漢,開啟為期5天的研學之旅。5月4日,蘇正民告訴南都記者,這些天學生們游覽了著名歷史文化景點,“帶他們走出大山,看看外面的世界。”在“五四青年節(jié)”系列活動上,5名學生上臺分享研學感悟,有人立志到武漢的大學讀書,有人希望成為一名支教老師。今年7月,一年支教期滿后,蘇正民將開啟碩士求學之路。他告訴南都記者,完成學業(yè)后最終還會回到涼山,用自己一生的時間扎根家鄉(xiāng)。
蘇正民和研究生支教團老師以及5名越西縣第二中學學生。受訪者供圖
5月2日,蘇正民和研究生支教團的老師,帶著涼山州越西縣第二中學的5名學生,來到武漢開啟為期5天的研學之旅。蘇正民告訴南都記者,5名來自大涼山的孩子,此前大多未離開過縣城。這是他們第一次乘飛機離開家鄉(xiāng),凌晨4點半便從西昌出發(fā),直到下飛機時也毫無倦意,“看得出來他們很興奮。”
(相關資料圖)
這些天,蘇正民和學生們在武漢游覽了辛亥革命博物館、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等著名歷史文化景點,“帶他們走出大山,看看外面的世界?!币宦飞希K正民鼓勵學生們,“多拍些照片,帶給同學和家人看?!?/p>
5月4日,他們來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,參加“五四青年節(jié)”系列活動,5名學生上臺分享研學感悟。有人感慨,終于能和地理課本上的長江大橋“奔現”;有人立志,要好好學習未來到武漢的大學讀書;也有人提到,要做一名支教老師為家鄉(xiāng)孩子送去知識。
涼山州越西縣第二中學九成學生來自彝族,蘇正民告訴南都記者,學生們此行還帶上了彝族服飾,一次飯后高興地唱起彝族歌曲,“感謝有這樣一次研學的機會?!?/p>
今年25歲的蘇正民生長于涼山州喜德縣小山村,曾在國家助學政策和社會幫扶下,一路克服貧困走出大山考上大學。去年,這段求學經歷被他寫入論文“致謝”,在全網傳播“刷屏”,令眾人深受觸動。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畢業(yè)后,他重返涼山成為一名支教老師,在涼山州越西縣第二中學教授道德與法治課。
在彝語里孩子們被叫作“阿依”,大學期間蘇正民曾開展“阿依助學計劃”,返鄉(xiāng)支教后他籌建起“阿依公益書屋”。常來書屋的孩子們,父母大多在外務工,或是易地搬遷至此?!拔覀兪菫檫@樣一群小孩,稍微去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?!?/p>
有時,書屋還會開展美術、音樂、舞蹈、體育等素質拓展課程,西昌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也會輔導孩子們的功課。蘇正民的母親也是志愿者,書屋的兩三個大書架、十幾張書桌板凳,是她從二手市場淘回的;愛心人士捐贈的書籍,是她從物流站一點點運回的;早上開門晚上打掃,也是她每日不停拾掇。志愿者有日常補貼,母親分文未取,卻樂在其中?!八f這個書屋里面,一本書也看不懂,一個字也看不懂,但是她知道讀書和知識很重要?!?/p>
蘇正民告訴南都記者,目前已在當地建起4間書屋,分布在西昌郊區(qū)、喜德縣、美姑縣。未來,他還打算再建2間書屋,“如果有愛心人士愿意捐款,可以支持書屋繼續(xù)運營,如果家里有閑置的書籍,也可以捐給我們?!?/p>
今年4月,蘇正民通過了國家統一法律職業(yè)資格考試。今年7月,最后一堂課結束,一年支教期滿后,蘇正民將開啟碩士求學之路。他計劃暑假留在涼山,開辦夏令營、上門家訪學生。暑假后將有新的老師來涼山支教,“阿依公益書屋”等助學項目也不會中斷。
蘇正民告訴南都記者,完成學業(yè)后他最終還會回到涼山。走出大山,又回到大山,他只覺得平常。更多已扎根涼山的年輕老師令他心生感佩,“他們更值得被記錄”。
正如他在論文“致謝”中所寫的,“我至少要用自己一生的時間扎根家鄉(xiāng),帶著知識回到大山,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,在這個地方做一點貢獻,我心里面才能夠稍微平衡一點?!?/p>
采寫:南都記者 張林菲
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,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,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,保障合法權益,建議您直接向專業(yè)律師說明情況,解決您的實際問題。 立即在線咨詢 >
法制法律網,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,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。
CopyRight@2003-2022 fazhi.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
豫ICP備2022016495號-26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